内蒙古包头市主动适应双拥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紧紧围绕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的目标,创新工作举措,科学谋划,真抓实干,奋力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
发挥机制优势推动双拥工作新成效
认真落实党委政府会议决策机制,研究解决全市双拥工作的重难点问题。市委、市政府、军分区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召开党委议军会议、军政座谈会议、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重点研究支持驻地部队改革强军,解决官兵“后院”“后代”等双拥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充分利用部门协作专题会商机制,周密筹划部署年度双拥工作。每年初,市双拥办召集军地各方进行专题会商,为全市制定双拥工作目标、明确重点任务,将《年度双拥工作要点》印发全市贯彻落实。各旗县区和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承担的双拥工作职责,细化梳理年度军地共建任务事项清单和具体活动计划,结合日常工作节点,扎实开展双拥创建活动,确保双拥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社会各界积极支持部队建设和主动参与拥军优属工作,全市形成了“党委议军、政府主抓、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双拥工作新格局。用实用活双拥创建工作检查督导机制,通过查漏补缺提升全市双拥工作质效。市双拥办每年抽组军地力量组成联合检查督导组,每年至少2次对全市双拥创建工作开展检查督导。上半年帮助各成员单位和各旗县区发现问题,推动各地认真查漏补缺;下半年组织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督导相关地区和部门高标准落实到位。通过自我加压、以检促建,促进了全市双拥工作提质增效。包头市双拥创建工作的经验做法先后被全国双拥办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自治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宣传推广。
开拓创新打造“双拥品牌”新亮点
拓展双拥工作领域。包头市立足本地实际,在全市部署推动了双拥共建“四个一工程”,即:在市辖10个旗县区分别至少打造一个双拥示范社区、一所双拥示范学校、一条双拥示范街道、一个双拥主题公园。推动双拥工作进社区、进学校,签订结对共建协议,明确共建任务事项,发挥双拥共建合力,打通拥军优属工作“最后一公里”;打造双拥示范街道,凝聚街道企业商家的拥军热情,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提供各类优惠优待服务;打造双拥主题公园,充分发挥公园的教育宣传功能,营造浓厚的双拥文化氛围。目前,全市已有13个双拥示范社区、16所双拥示范学校、10条双拥示范街道和10个双拥主题公园。包头市有6所中小学入选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命名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拓宽双拥宣传阵地。坚持以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为主线,以国家级媒体以及自治区、包头市各大新闻媒体为主阵地,先后刊登、播发稿件149余件次,全面反映全国双拥模范城包头双拥共建的经验做法。包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市融媒体中心精心打造了内蒙古自治区首档“双拥主题”电视栏目《兵心永铸》,已播出133期,通过媒体栏目的精心选题和制作宣传,栏目形式及内容深受社会各界认可,全市双拥文化氛围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聚力各类资源优势。注重发挥王若飞纪念馆、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纪念馆、包头市青少年国防教育基地和以军工文化、兵器展览为主题的兵器城等基地作用,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每年培训中小学生2万多人次;在自治区率先规划建设了红色主题包头市革命烈士纪念公园,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碑、纪念广场、烈士墓区融为一体,形成了具备缅怀纪念、褒扬激励、传统教育、红色旅游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烈士纪念设施,已经成为全市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教育群众的红色文化“新名片”。积极开展优秀退役军人、拥军典型等学习宣传活动43场,退役军人阿迪雅坚守“守护边疆一辈子”的护边事迹广为流传,被授予全国“最美拥军人物”。
聚焦目标推动工作实现新提升
以领导小组工作体系为纽带,助推双拥工作常态化开展。包头市共有县级以上双拥领导小组13个,乡级拥军优属服务中心84个,基层服务站362个,通过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向双拥工作领域延伸拓展,已经形成了市、旗县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纵向高效联动、各成员单位横向同频共振的良性运行机制。各级双拥工作做到了有任务、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有效促进了双拥工作在基层落实落地、在全市常态化开展。
以工作任务为牵引,注重结果导向促进各级双拥工作清单化落实。全市各级按照《包头市年度双拥工作要点》,认真梳理本级双拥工作任务事项清单,把常规工作和重点任务按月计划,并对应制定出详细的工作台账。每年全市各级双拥办收集、解决军地双方互提需求、互办实事任务事项“双清单”100余项,充分发挥军地互补的资源优势,务实解决相关领域的实际问题。
以双拥工作职责为导向,推动各部门、单位双拥工作制度化落实。各成员单位及结对共建部(分)队,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结合承担的双拥工作职责,在重大节日、重要节点固定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双拥工作进社区、国防教育进校园等双拥共建活动;各旗县区常态化举行“欢送新兵入伍”和“欢迎老兵光荣返乡”活动,规范化开展为军烈属挂光荣牌、送“立功受奖通知书”和“立功喜报”等尊崇军人活动,确保了双拥活动丰富多彩。发挥军工城市优势,多样化服务部队备战打仗效果明显。全力构建拥军支前保障体系,及时印发了包头市拥军支前工作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坚持把包头军工产业融入双拥工作,积极协调一机集团、北重集团等军工企业与驻包部队结对共建,近距离解决部队装备维修、技术人员培训等问题,助力部队提升备战打仗的能力水平。包头市军供站全力保障过往部队演训,多次被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命名为“全国重点军供站”。